在市场听腻了to C红利将尽之后,一批由腾讯、阿里巴巴、乐信等上市金融科技公司财报披露的数据,已释放出金融科技to B服务营收红利的爆发性信号。
5月17日,乐信发布一季度报,期内营收20亿元,同比增长22%;净利润5.83亿,同比增长228%。其中耀眼的数据是金融科技领域,营收达到9.11亿,占总营收的45.56%,营收同比增速更是达到了342%。在腾讯财报中,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同比情况最为乐观——一季度同比增長44%至人民币217.89亿元,已超过智能手机游戏的212亿元收入。
乐信与腾讯的数据是金融科技to B服务营收爆发的一个缩影,这个市场,过去有技术型的恒生电子、同花顺等,2017年之后,来自互联网金融的巨头和新秀登场。
在2019年一季度财报中,乐信已经以净利润5.83亿超越老牌金融科技服务商恒生电子的5.16亿元(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如果拿腾讯相比,则已远远将恒生电子等甩在身后。
无论曾经的to C服务,还是传统技术企业to B,这批由互联网金融里崛起的新兴金融科技企业,在打法、产品生态和服务能力上,都让前二者感到艳羡。
所谓走出红海,既见蓝海。
01 to B营收大爆发
在互联网流量下的C端市场红利渐行渐远之际,如今红利开始自to B市场释放。
金融科技To B市场崛起,有很多原因,2017年监管政策收紧作为导火索,传统金融机构对流量、技术服务的渴望作为需求市场,金融科技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合力牵引出一个三方协作的市场格局来。
从2017年开始,腾讯金融科技开始在支付线下场景、企业云服务等方面发力。从财报来看,这种布局收效甚快,2018年腾讯“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了80%。原因就是支付的线下交易场景布局开始进入收割季,向商户收取商业交易手续费、向金融机构收取分销金融科技产品服务费的to B业务,成为过去一年迅猛增长的主要来源。
腾讯2019年一季度“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44%,仍受到商业支付及云服务的收入增加的荫庇。
乐信的金融科技to B输出几乎与几大金融科技巨头宣布“科技赋能金融”的战略转型同步。To B市场红利的爆发性在乐信身上也最为凶猛, 2017年Q4,乐信金融科技营收达到1.9亿元,后逐季度上涨自2019年Q1的9.1亿元,是乐信增长最快的部分。
来源:乐信2019年Q1财报
从路径上来说,金融科技公司to B服务都是由己及人——阿里与腾讯的云业务,过去5年以来的互联网金融企业都走了这样一条路,在积攒乐丰富的实践经验、场景用户资源和数据科技沉淀,在满足自我“够用”后,金融科技的能力开始外溢,他们将一整套关于获客、风控、运营到贷后管理的体系对外输出。
一份普华永道的调研数据显示,传统金融机构认为金融科技为其带来的最具价值的前三项依次为“运营效率提升”、“提升客户体验”及“产品与服务创新”。
来源:普华永道《2018年中国金融科技调查报告》
在财报中,乐信的服务模式与这一调研结论吻合,乐信表示其to B服务是“在风控、资产撮合以及客服运营等方面全面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合作方更有效率地连接更多消费者”。
在to B市场,营收爆发正在释放一种信号,在业绩窗口期深入的过程里,金融科科技的年报稳固了他们成长的预期和更加纵深的竞争护城河,或高耸的壁垒。
02 谁在搭场景,谁在建壁垒
由to C到to B的转变,实际上是金融科技由“流量模式”向“接口模式”的转变。
2017年,腾讯就已意识到集中缴存支付“备付金”将带来的“利息收入环比急剧减少”。那一年,业内可以看到腾讯疯狂加码线下场景建设、支付服务的身影。这些布局很快在2019年Q1财报里见效。
如果说金融科技to B服务为腾讯带来了多大、多持久的营收,那么很大程度上也是来自它社交支付护城河。
这种深挖护城河的做法也同样出现在其他金融科技公司身上。多年来蚂蚁金服和阿里巴巴的护城河一直建立在完整的金融生态体系之上,在支付、理财、消费信贷、小微信贷、保险等领域,蚂蚁金服壁垒高耸。Gartner数据显示,2018年阿里云在国内市场的份额更是达到了约43%左右。
AT的竞争与攻城掠池,很大程度上培育了to B市场的土壤。
过去几年,尝到了与金融科技合作的甜头后,传统金融机构对技术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而在自身领域构建了壁垒的企业,更容易获得“接口”。在消费分期领域,乐信的布局早于蚂蚁金服的花呗和京东白条,而传统金融机构对乐信的需求,更多来自于后者持续的科技投入、持续强化的金融科技能力所构建的生态体系与技术壁垒。
乐信财报显示,2018年,乐信研发投入达3.2亿,同比去年增长36.1%,2019年1季度研发投入达9380万,比去年同期6810万增长37.8%,占乐信运营支出超25%,风控和研发人员占比超过1/3。
如果说辨识to C巨头的底色,是认清它们流量的来源,那么认清to B金融科技公司的本事,一定是流量、技术与生态场景。
实际上,无论是研发投入还是生态建设,腾讯金融科技或蚂蚁金服、乐信们,都在形成自己独特的基因,当它成为一个无法模仿和无法被威胁的特性,植入到每一个服务与产品中去时,才足以成为壁垒。
03 新结盟运动
2017年6月前后,BATJ和中农工建四大行的联姻成为一时的现象级事件。
几乎同一时间,BATJ纷纷宣布去“金融化”,转型“科技赋能金融”。由“流量模式”转向“接口模式”。
财报显示,乐信过去五年也在推行这种“接口模式”。今年4月份,乐信与包括工商银行、民生银行等国有大型银行、保险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在内的19家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彼时,其金融合作伙伴数量已超过100家,其后,乐信宣布将组建To B部门专注输出金融科技。
乐信的动作,也是2018年以来的行业风向。去年9月的组织架构调整中,腾讯将to B业务单独拿出来,成立了一个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它的成效已经展现在2019年Q1的财报中。作为以服务中小微企业与商户起家的阿里巴巴则一直是实际上的to B服务定位,后来的蚂蚁金服也很大程度上传承了这种角色。
在AT身上,过去几年的to B市场拓展几成燎原之势;
传统金融机构也乐于看到这种局面。据普华永道调研结果,当前商业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在应用成果合作上,反欺诈、加密、风险控制等领域的合作最多。此外,获得金融科技技术和能力的转移、获得外部大数据以开发相关应用也是两者合作较频繁的方面。
来源:普华永道《2018年中国金融科技调查报告》
金融科技已经造好了小船,传统金融机构不必再摸着石头过河。从流量、场景的角度看,金融科技to B服务链接功能,正在形成新的金融生态格局,这个格局将金融机构、用户和金融科技企业连成一体。
这种新生态,将让金融与科技的融合更紧密,终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上一篇: 科技馆新馆“真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