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政策、精技术、会管理、熟金融、明法律、通市场、擅转化……目前,我市挖掘培养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红娘”已经达到452人。
近日,市科技局申报的“打造技术经理人梯队助力京津科技成果落地转化项目”,获得河北省委组织部“人才强冀”工程2023年度优秀项目一等奖,全省仅有5个。
近年来,为加速实现“京津研发、秦皇岛转化”,市科技局创新开展技术经理人梯队建设,高效配置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各关键环节,大力推动科技成果在我市精准“联姻”,相关做法和成效被央视专题报道。
优化成长发展环境,搭建成果转移转化平台
“技术经理人不仅是技术转移双方的辅助者和合作者,更是技术转移的推进者和组织者,是提高技术转移质量和效益的核心关键。”去年6月,京津冀第一期中级技术经理人培训班在秦皇岛市成功举办,来自京津冀地区各高等院校及相关单位从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60余名“技术经理人”参加了授课培训。
“我们的专业服务可以降低科技成果的转化成本,提升科技成果的市场价值。”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人员刘若男在参加培训后表示,对技术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等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据了解,为构建技术经理人培育体系,为各类技术经理人提供高层次、点单式、实战化培训,有力保障经理人培训的全覆盖和实效性,市科技局积极承办由京津冀三地科技部门主办的“京津冀技术经理人专题培训”。专题培训依托京津冀技术市场领域知名教授、行业专家及科技企业项目成果、师资经验,从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传统创新创业机构以及高校院所和医疗事业单位中遴选人员,提供科技成果转化专业培训。去年以来,我市参加培训人员达700余人次。经过培训,培养初、中、高技术经理人(经纪人)452人。其中,66人被河北省科技厅列入专家库,41人获批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英才,占全省的14.2%,位列全省第一。我市相关经验和成效被央视《经济半小时》报道。
我市还整合发改、科技、工信等部门科技资源,联合组建技术经理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专员队伍,建立常态化成果收集发布机制,以市场化运作机制打造专业化、市场化技术转移平台。2023年,我市成立了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新建秦皇岛睿燕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和未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两家省级技术转移机构。依托这些平台,相关部门积极组织技术经理人深入京津冀高校、院所、医疗机构和企业开展科技成果挖掘收集,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向企业精准发布推送,促进科技成果宣传推介。
与此同时,我市实施技术经理人引育计划,丰富技术经理人就业场景,形成技术经理人职业共同体,优化技术经理人职业成长发展环境。除出台多项政策支持技术经理人才培育外,我市出台了《关于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工作方案》,打通技术转移人才职称评审通道,大大激发了广大技术经理人才的创造创新情怀和担当精神。
截至目前,我市共发布专利成果2900多项,一批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其中“液压型风力发电机组高性能控制技术”落户秦皇岛正时乐液压设备有限公司,解决了风电行业“卡脖子”问题,打破了国外对核心液压元件的技术垄断,产品成本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50%至60%,已为公司创造6000余万元营收,项目荣获河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打通产学研用通道,引进产业发展源头活水
“从品种选育、种植方式、栽培技术、品质产量,到小米深加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的成果都太适合我们了。”去年6月,我市主办的“2023年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秦皇岛站)”在卢龙县“发车”,经过技术经理人的协调对接,中强孤竹小金米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付建忠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成功签约。他表示,“科技成果直通车”开到田间地头,技术经理人让高科技与土行家完美“联亲”,让高科技成果真正落了地,这样的“直通车”以后想经常乘坐。
据了解,技术经理人梯队根据我市产业特点以及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功能定位,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坚持“迈开两条腿、对接各部委”,以世界500强和国内高水平企业为目标,加快引进企业总部及二三级子公司,汲取来自京津高校、企业的科研技术及英国、美国、以色列、加拿大等多个国家的技术项目和北京优质科技服务资源,为我市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其中,依托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和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京津冀“5G+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协同创新示范基地项目成功落地海港区;帮助美籍华人张津秋博士在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办杉纳(秦皇岛)科技有限公司;帮助江南大学引进缪铭博士在卢龙县创办秦皇岛膜力科技有限公司。
在实施“政校银企”对接活动中,技术经理人梯队聚焦京津及驻秦高校、科研院所科研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充分发挥政府与企业、科技与市场“中间人”作用,深入参与“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秦皇岛站)生命健康专场”“全国青年企业家走进秦皇岛暨生命健康产业高层次人才交流大会”“北戴河生命科学大会暨清华未来医学与健康大会”等各具特色科技成果直通车专场20场次,共发布成果4000多件、场景清单682项,201项成果出库落地转化。其中,燕山大学汽车零部件制造成果发布专场中,郝连旺主任领衔的技术经理人团队路演项目“汽车桥壳胀压成形新工艺”成功落户秦皇岛通桥科技有限公司,打破了现有铸造和冲压焊接法技术现状,大大提高了桥壳承载能力,疲劳寿命高于国家标准35%,节材20%,为企业实现营收近2亿元。
推动协同创新发展,加速京津科技落地转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燕山大学均以工科见长,学科布局相近,在交通运输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领域有着长期深入合作。”去年12月,燕山大学对接京津高校合作发展大会在秦皇岛举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王云鹏介绍,两校将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契机,聚焦空天信息、智能交通、特种车辆等领域开展学科建设、人才交流和联合攻关,以高质量的教育、科技、人才合作持续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据了解,我市技术经理人梯队积极对接中关村国家技术转移北方中心、中国创新驿站、天津北方技术交易市场等京津科技资源,支持县区或园区建设技术交易工作站,打造线上线下互动融合的技术交易体系,吸引京津等地技术、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集聚。通过技术经理人的牵线搭桥,燕山大学向京津冀地区提供各类科技服务累计900余项,实现专利转化落地近400项,合同额2亿余元;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与京津企事业单位签定横向科研项目85项,合同总额2146.6万元。
我市技术经理人梯队还加强与京津技术经理人协同创新。围绕我市生命健康、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发展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瓶颈,我市技术经理人梯队与京津高校院所、优势企业等开展联合攻关,中科吉芯、中科百捷、中科富斯等一批依托京津高校、科研院所技术进行成果转化的产业项目落地,促进了我市汽车零部件、智慧消防、粮油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做强做大。
与此同时,我市发挥京津技术经理人资源优势,开展“产才对接,柔性引智”系列活动,以“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推进人才与企业深度对接,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宗旨,积极对接全国学联、北京团市委、天津团市委等,与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天津大学等11所高校共建实践基地。我市5所高校团委与京津10所高校团委进行结对,选派195名专家教授入企帮扶,组织成立16个企业科技特派团,入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指导服务、搭建创新平台等工作。
一系列活动精准助力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40个,转化科技成果28个,搭建技术创新平台16个,申报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4个,申请专利29个,主导或参与制定标准10个,签订技术合同4项,合同金额207.5万元。特别是 “氟化物光学晶体制备技术”“轮量化重卡液胀汽车驱动桥壳制造技术”“爆炸硬化高锰钢拼装辙叉产业化技术”等30余项“卡脖子”科技成果精准落地转化,使我市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
技术经理人队伍作用的有效发挥,有力破除了以往制约科技成果转移扩散的障碍,进一步加强了我市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正不断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上一篇: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下月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