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金融业,十分忙碌。
这一年,很多新名词、新模式火了,比如“开放银行”“零售银行”“区块链技术”。
大大小小的峰会、论坛,都将它们作为核心议题。
很多金融科技公司开始尝试帮助金融公司触达新的模式,甚至银行也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加入其中。
而本质上,这些名词、模式都指向数字化转型。
多位业内人士在近日一本财经参与承办的2019年湘江金融发展峰会上坦言,在数字金融趋势下,金融公司变则生,不变则岌岌可危。
01 数字化转型
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在即。
变革正在全球蔓延,银行客户行为习惯发生转变,客户不用钱包已是常态。
也就是说,一些金融科技公司几乎把场景流量,全部都拿走了。
对传统金融机构而言,这样的处境并不让人乐观。“竞争对手正在蚕食我们的市场空间。”长沙银行信息技术部总经理程中表示。
另一方面,金融业务本身的业务痛点,也在暴露。
譬如,金融公司开展普惠金融业务就困难重重。
“普惠金融做不起来,主要有两大障碍:一是成本高,二是风险高。”中国银行业协会原专职副会长杨再平认为。
《小微金融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3年左右。注册3年后,小微企业还正常经营的概率,只有约三分之一。
而2018年3月末,中国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率是2.75%,比大中型企业高1.7个百分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李扬认为,通过数字化转型,让金融机构降低交易成本,实现成本控制,“就解决了普惠金融中的主要障碍”。
而杨再平认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定要用金融科技来做普惠金融等金融业务”。
不可否认,金融科技正在推动整个金融生态发生变化。
“技术化、网络化、金融化正在推动金融业去物理化、去人工化、去中介化。”原银监会党校副校长陈伟钢认为。
“现阶段,提升数字化能力,对于我们至关重要。”多位业内人士坦言。
实际上,国内各大银行、城商行、民营银行早已开始提升数字化能力。“它们都集中向数字银行转型。”三湘银行现代服务产业金融事业部总裁彭毅称。
当然,数字化转型的场景很多元。
“它们既可以分出无数个数字边缘场景,也可以综合为一体化场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认为。
“技术、敏捷和生态,是银行等金融机构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的三个核心能力。”腾讯金融云副总裁陈桦指出。
在峰会现场,湖南三湘银行党委书记夏博辉还透露了一组数字: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的规模已达到31.3万亿元,占当年GDP总量的34.8%。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从业者看见了机会。大家开始思索,如何才能快速实现数字化转型。
02 合作共赢
最近,很多银行都在加大数字化转型的投入力度。
“它们在招录数字化人才、搭建统一大数据平台以及改进线上渠道等各个方面,加速推进转型的相关工作。”互联网金融标准研究院副院长辛路表示。
而另一方面,在数字化趋势下,to B金融科技服务商崛起。
巨头、银行、金融企业都相继输出金融科技实力,服务金融公司的数字化转型。
譬如,民生科技、度小满。
目前,双方合作的挑战并未停止。
辛路指出,一些银行仍面临战略执行配套制度流程缺乏、跨部门跨条线协同机制欠缺、创新技术人才不足、数据质量和数据治理不佳等方面的挑战。
而很多中小型金融科技公司,都是单点服务,提供的是流量或业务服务。在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一段时间后,很多金融机构就会发现,很多环节其实是缺失的。
也就是说,缺少一家金融机构,从头到尾贯穿,把链条串起来。
尽管如此,辛路认为,“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与新兴金融科技企业的合作,将愈加深化”。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没有金融科技,金融业务难以推进。湖南长银五八消费金融总经理徐忠义坦言,对于传统金融机构来讲,难点在于营销,“虽然我们是全牌照,但没有网点,没有办法到线下去触达客户”。
对于金融科技公司而言,同样任重道远。
在to B的服务中,两家金融机构,从业务启动、上线,到最终形成规模,“至少需要半年甚至是一年的时间”,孚临科技CEO唐科伟称,金融科技公司,需要注意如何提高投入产出比,提高效率。
实际上,普惠金融慢慢会走向开放金融和产业金融,在整个产业金融大链条中,不管是金融科技公司,还是金融机构,都是这个链条的连接点。
“金融机构只有将自身的规模、资金优势结合金融科技实力,才能降低服务成本,真正实现普惠。”度小满金融战略规划部负责人刘鑫表示。
数字金融对于金融公司而言,既是突围的机会,也是淘汰的关卡。
合作、开放、共享,才能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