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10月21日(闽南网记者 尤燕姿 吴圳烽 文/图)超声检查被称为临床医生的第三只眼。20多年来,何韶铮用自己的“超”能力,为病人解决了许多疑难杂症,提前发现畸形胎儿、为不孕不育患者做输卵管造影,使其能够自然受孕……人称超声医学科的医生,是福尔摩斯,而何韶铮可谓是这群体中的女福尔摩斯。
外表温婉,一头秀发柔顺地垂在肩头,踩着轻快的步子……甜美的微笑常挂嘴角,声音柔和又温暖,这些是拉进她与病人距离的纽带。她就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医学科行政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何韶铮。
人物名片
何韶铮,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医学科行政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兼任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泉州市超声医学会理事。擅长妇科超声、产前诊断超声、新生儿颅脑超声。
文静的外表下
藏着一颗探索的好奇心
从小到大,何韶铮都是一个乖乖女。小时候,父母亲希望她长大以后要么当老师,要么当医生。何韶铮说,当年高考时,自己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福师大。但因为父亲是教师,感觉自己想做一点有挑战的事,于是就报考了福医大。
医大毕业后,何韶铮进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工作。刚参加工作时,她先在急诊科锻炼了4年。回想起4年的工作经历,何韶铮说对她来讲意义重大。
在急诊科,让自己有机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病人,积攒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也锻炼了她在今后的工作中,看问题懂得轻重缓急,抓住问题的重点,游刃有余地解决。触碰多个领域,也让何韶铮认识到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原来,自己乖巧文静的外表下,却藏着一颗冒险与探索的好奇心,她喜欢超声医学,手握着轨迹球慢慢滑动,眼睛盯着屏幕上的“外星图”,破解着各种来自“肚子”里的密码,犹如福尔摩斯在破案,每一次探索都像是在寻找蛛丝马迹,从而判断病源在哪里,由此对症治疗。
工作如履薄冰尽量细致
避免误判误诊
2011年,她在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访学进修,通过英国胎儿医学基金会的产前诊断课程,获得全球认证的“测量11~13+6周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许可证”……丰富的经验加上一丝不苟的态度,20多年来,何韶铮用“第三只眼”,发现了诸多隐藏在患者身上的疾病,为临床医生的每一次诊断,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几年前,有一位患者,因为不容易受孕,做了试管婴儿。受孕后却几次见红,走了很多家医院,医生都告诉她是宫外妊娠,孩子保不住。好不容易怀上孩子,却保不住,这位患者难过又无助。何韶铮说,后来患者找到她,把自己的情况详细告诉她后,她为患者做了一次B超,结果发现这位患者并不是宫外妊娠,而是宫角妊娠,只是位置没有那么正中,偏了一点。她告诉患者,孩子可以保得住,并引导她如何进行日常的保健,最后孩子平安降生,这事让她们都感到欣喜万分。
除了解决疑难杂症,如发现畸形胎儿、先天性子宫畸形等症状,近年来,何韶铮在“破案”的道路上,开辟出了新技术,比如四维子宫输卵管照影、超声介入术等,“开展这些新技术,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心思”。
何韶铮在帮病人做B超时,一边给学生讲解
在别人看来,超声医生的工作一尘不变,“不就是拿着一个机器在病人的肚子上滚来滚去吗,如此机械反复地操作”。其实不是的。何韶铮经常说,医生不是医匠,不是机械地工作,而是需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不断思考每一个细节,分析每一项超声软指标。
即便是正常的胎儿,都可能会存在超声软指标异常的情况,这就需要超声医生精准的判断。她常常感到自己的工作如履薄冰,如果不够细致,可能就会判断失误,导致误诊。
所以,她常说学医的道路很辛苦,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过程,而且要对自己高要求,才能把每一个病人看好、治好。
她有颗善良的心
善待每一位病人
带了几年的学生,何韶铮有自己的一套办法。把生硬的知识,用有趣生动的例子来讲解,吸引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不要觉得超声机屏幕上的图案很枯燥,而要把那张图看成是一个待破解的“题”,让学生们细心地、耐心地解读。
学医还要有爱心,持之以恒,能够站在病人的角度,将心比心,为他们看病。“我们牺牲一点时间帮助他们,将来可能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何韶铮认为当医生就是为了帮助更多的人,所以她常常抱着一颗善良的心,善待每一位病人。
何韶铮对自己和学生的要求很高,为每位病人负责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鲤城院区的超声医学科,一天约有500多位病人。每天忙得跟陀螺一样,她却始终把微笑挂在嘴角,温和地询问病人的情况,脾气超好。“不着急,你慢慢来,肚子很大了,小心一些……”她的病人,大多是孕产妇,曾让她做过B超的李女士回忆,有一年自己去做B超,差点晕倒。好在遇到何医生,她的耐心和帮忙,至今都令她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