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命运共同体:人工智能时代科技人文融合发展”高端论坛举办

发布时间:2024-09-21 23:55:16 点击量:

为了进一步探讨科技人文及相关领域前沿问题,彰显中国学者对人工智能时代协调发展、融合发展、创新发展的智慧,主动承担起科技人文共同体构建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多元文化与比较文学中心与上海交通大学澳大利亚中心于2024年9月20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举办“命运共同体:人工智能时代科技人文融合发展”高端论坛。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周承在开幕致辞中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深化学科交叉研究、促进多学科协同攻关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和重点规划,强调人文社会科学在学科交叉研究中具有基础性作用。科技人文共同体的提出是对当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格局持续动荡和人类社会转型变革背景下“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之问的积极回应,也是表达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使命担当。他也鼓励青年学者在科技发展、学科交叉的浪潮中锻炼智慧和能力,为自主构建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体系贡献力量。

在开幕致辞中,湖南师范大学教授陈众议指出,语言与文学,是人类认知自我与世界的基石和灵魂。语言与文学如何应对科技倍速发展带来的认知挑战,烛照自然科学对客观世界规律的探索,寻求科技与人文之间互通、互融、互塑的均衡关系,此乃时代之大问。人工智能时代人文学科的发展需要坚守文化立场,挖掘中华文明深厚底蕴中的智慧与精髓,在科技赋能中维系中华文明的文化主体性和旺盛生命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版)》主编彭青龙教授在开幕致辞中强调了科技人文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自2019年由他提出了这一新概念之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技术主导人类社会的趋向越发明显,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渗透到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领域,技术无意识变成技术政治无意识和技术集体无意识。在科学技术浪潮的推动下,世界各国无不极尽科学技术之能事,试图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在人类社会追求美好生活和生命质量的进程中,科学技术在为人类社会带来福祉的同时,也潜藏着巨大风险。如何使科学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如何在国际局势日趋复杂的背景下,发挥人文学科的规范性和引导性作用,从而规避风险,促进科技向善、向好的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召开这一主题会议旨在推动科技人文融合发展、协调发展和健康发展,是回应时代之需的重要举措。

人文为基,探索科技人文共同体的根与魂

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江教授以“知识论与价值论的统一”为题,强调阐释论在理解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关系中的重要价值。张教授指出,近至狄尔泰及李凯尔特起,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在理念和方法上完全对立的主张,广泛张扬和无限膨胀起来。自然科学的知识论倾向与精神科学的价值论倾向,为不同领域的学者各取所需,相互排斥,愈演愈烈,后现代以来,甚至走向完全对立。知识是否具有价值,价值能否转化为知识,应有广泛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历史证明,哥白尼的天文学革命是新宇宙观的创建,但同样以标准的知识论形态呈现于世,为客观事实和人类实践所证明。当代量子力学在对微观世界的把握中,引进不确定原理,做或然性推理,但本质上仍为确定性追求,最终仍是知识论判断。事实与价值的关系上,两者之间相互发明,相互蕴含,相互证明;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理念一致,目的一致,过程一致。以阐释为桥梁,超越知识论和价值论的对立,推动以阐释为存在形态和生产方式的精神科学,追索事实,创造价值,为人类提供可为信念所确证的价值之真,可为实践所检验的知识之真。

中国社会院学部委员,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陈众议教授以“语言文学与ai:关于时代与未来的两个诘问”为题就语言文学与人工智能的融通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陈众议通过梳理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现状,指出尽管技术进步显著,但语言文学领域仍面临数据分散、数据库建设不足等问题。语言和文学的结合保证了民族文化的生命力,也为人类社会的共情和创新提供了基础。同时,科技发展也需人文精神加以制衡,避免对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最后,他还强调中文作为文化传承载体的意义,以及对大数据建设和文学创作、批评相结合的重视。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工作室首席专家、江西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傅修延以“从叙事学勃兴看人文学科的底气与责任”为题,讨论了叙事学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意义。他以未来学家罗尔斯·耶森的预言为引,指出讲故事这一人类基本行为在21世纪的价值和意义,并指出叙事学已经跨越了文学领域,影响到了法律、政治等多个领域。傅修延认为,叙事不仅有助于维系社会团结,还体现了人类作为“叙事人”的特性。人文学科应关注带有根本意义的问题,如“人类为什么要讲故事”等,并指出叙事学研究应超越形式层面,关注叙事与价值观的关联。最后,他呼吁中国学者承担起将叙事学研究提升到弘扬人类文明高度的历史重任,为讲好中国故事作出贡献。

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查明建教授提出“人工智能时代,更需要人文”,阐述了人工智能时代人文精神的重要性。他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类需要通过增强技术的人文维度来确保其为人类造福。科技与人文不应是对立的,而是可以融合发展。人文学科在培养人类心智、情感和审美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工智能的发展促使我们思考“何以为人”的问题,探索个性化创造的重要性。同时,查明建呼吁人文学科自身也需要反思和改进,以增强人文的魅力。人工智能时代更需要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领域的智慧,科技与人文的融合才能提升人类生活质量,共创美好的未来。

科技赋能,聚焦科技人文共同体的通与变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王宁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科技人文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的主题进行发言。他指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引发了学者对人文学科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思辨与讨论,同时也激发了对技术的探索和接纳,推动了跨学科的合作和知识生产的创新。以自身学术道路为例,王宁教授分享了他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超学科比较文学研究”的理念并引入国际数据库评估研究质量的工作经验,论述了当下推动新文科理念,跨越人文与科学的认知界限,以及运用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提升传统人文学术研究客观性和科学性的积极意义。他前瞻性地指出构建科技人文命运共同体需要依靠人文学者与科学家的互动,双方的沟通对话将共同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浙江大学教授、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聂珍钊聚焦“人文学科如何应对人工智能的挑战”,指出ai文学的兴起将推动传统文学观念的变革,促使文学理论与批评体系的重构。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正逐步成为文学创作的主要工具,预示着ai可能取代作家,导致作家职业的消失。为应对这一挑战,人文学科需要与科学融合,实现人文智能化,即传统人文转变为ai人文。聂教授强调,人文学科应借鉴历史上人文与科学结合的传统,利用ai技术辅助文学创作,提升创作灵感和效率,改变文学作品的传播和接受方式。掌握ai技术,让人工智能为人所用,是人文学科应对ai挑战的关键。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刘建军在题为“科技人文融合的内容和路径的理论猜想”发言中提出,人工智能的出现将取代简单的脑力劳动,促使人类转向“智慧性生存”。人工智能的发展打破了主客体界限,使“人工”与“智能”融为一体,形成新的生存状态。在人工智能时代,文学将经历全方位变革,包括文学样态、创作方式、审美标准和欣赏方式等。对此,科技人文融合需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新的艺术哲学观念将改变文学反映生活的传统理解;二是借用量子思维模式重新认识文学要素之间的关系;三是理解“元宇宙”概念,重建文学的产生机制、存在样态和价值功能。总体而言,人工智能将导致文学及其活动的整体变革,关键在于人类思维方式和观念的根本性转换。

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宁琦围绕“对人工智能时代人文学科之变的思考”一题进行发言,指出人文学科正经历深刻变化,科技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研究提供了新工具,也带来了坚守人类中心与持续发展的挑战。宁琦认为,“科技为人文赋能,人文为科技赋值”的观念得到广泛认同,人文学科正积极接纳人工智能,数字人文成为该领域的前沿。人文学科在研究方法上变得更高效,研究方式从个人探索转向跨学科合作,研究内容也出现了涉及伦理、规则重构等新的议题。但也应警惕过度依赖技术可能导致的认知与创新能力退化。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吴赟教授聚焦“人工智能时代的科技人文融合:挑战与前景”的主题,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人文学科带来了创新的机会,通过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提升了研究效率和深度。然而,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伦理和社会价值方面的挑战,如学术伦理、版权争议以及数据隐私等问题。人文学科需要捍卫其独特价值,并参与到科技伦理框架的构建中。她认为,通过建设科技人文命运共同体,可以推动科技与人文的协同发展,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政策支持、学术交流和公众教育等多方面的努力,以确保科技发展符合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和社会利益。

融合发展,走向科技人文共同体的新未来

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董洪川教授以“ai时代的科技人文融合与高校人才培养”为题,在会议上讨论了人工智能时代下寻求科技人文共同体的重要性及其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他指出,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和便利生活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潜在的风险,因此需要构建“科技人文命运共同体”,确保科技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董教授强调,高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精英的重要场所,应在教育中融入科技与人文的融合理念,让学生认识科技本质、树立正确的科技观、培养人文精神,以及引导学生树立“科技人文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以培养出既能驾驭技术又能关注人文价值的新时代人才,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类文明的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文学部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张跣教授在“作为文化生产工具的媒介”的发言中指出,对于文学艺术以及整个文化活动而言,媒介不仅是其载体和传播工具,更是其生产工具本身。媒介生产工具本身具有本体性地位。从微观的层面看,媒介直接生成和作用于文化艺术活动的质料、形式、动力和目的,例如算法社会中,受众的反馈通过量化自我追踪被算法捕捉,从而影响内容的生产和形式的设计,甚至左右创作的目的。从宏观的层面看,艺术发展史和媒介变迁史密切相关,从纸质书籍到电子阅读,从传统广播到播客节目,媒介的进化推动了艺术表达方式的多样化和现代化。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何成洲教授的发言题为“人工智能时代游戏与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论述了人工智能时代游戏对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作用。何成洲指出,游戏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正改变着知识生产和传播的方式,并在塑造人们的世界观中扮演重要角色。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游戏制作的成本和周期将大幅降低,同时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而游戏在娱乐、教育、文化传播等多个领域将带来革命性影响。中国游戏如《仙剑奇侠传》《王者荣耀》等融合了传统文化元素,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赋能增效。特别是《黑神话:悟空》的成功,不仅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还通过互动式沉浸体验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了中国文化,展现了中国游戏在技术和创意上的巨大潜力。因此,开发高质量的游戏作品对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尚必武教授以“人工智能文学的兴起与叙事学研究的新命题”为题,梳理了人工智能文学的兴起及其对叙事学研究带来的新挑战。他引用了多个人机合作创作的例子,如《霍夫曼的犹豫不决》和《ai的内在生命》,表明ai已经开始深度参与文学创作。尚必武提出了人工智能与世界文学之间的四种关系,并指出ai文学不仅挑战了传统文学概念,还动摇了文学批评的核心。他强调,叙事学如果不介入对ai文学的研究,将导致理论的不完整性,ai文学挑战了叙事学中的经典命题,例如叙事再现人类经验以及人是讲故事的动物。此外,ai文学还挑战了叙事学中的作者与隐含作者概念,促使我们重新思考人类与机器之间的关系。这些变化也为叙事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机遇。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外国语言与文化》执行主编曾艳钰教授在题为“科技人文融合:人工智能赋能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发言中阐述了人工智能与中华文化的融合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她指出,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数字化保存、3d建模、虚拟现实、全息投影、智能翻译和数据分析等手段,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途径,催生了新的文化体验方式,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精准传播开辟了新途径。但在发挥技术优势的同时,要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以人文情怀引领科技进步,才能实现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为传承创新中华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强大动力。 

上一篇:2024年服贸会聚焦科技为体育发展带来新变革

下一篇:纯血鸿蒙开辟新天地 彰显中国先锋科技实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利博官方网站官网入口(中国)官方网站 2016-2018 技术支持:欧博